周老用大嗓唱小生的历史算来已有四十余年,欧阳老唱京戏的初期,《黛玉葬花》的贾宝玉,周老就是用大嗓来唱的。那时他还没有达到名声盛著的地步,他就敢于突破陈规,这种胆识不能不令人敬佩。当时一些守旧的同行以及观众何尝没有各种议论,但他都置之脑后,坚持自己的见解唱下去。终于闯出“麒派小生”一条新路,为广大观众所承认。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周信芳《黛玉葬花》剧照

我原是唱小生的,我看过他扮演苏秦、温如玉、冷干冰、文素臣、冒辟疆……等各种性格的小生,令人折服,毫不因为他唱大嗓而感到别扭。京剧的小生唱腔是根据小嗓发音法来创造的。周老既用大嗓,如果也唱小生腔,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调。所以周老选择了另一条路,他用大嗓唱的不是小生腔,而是根据嗓音自创一种腔调,听起来有麒派味,但音色很柔和,大嗓而没有苍老之感。

周信芳《鸿门宴》剧照

京剧的韵白,虽然不讲四六对仗,但基本上是用文言体式来分句读。周老却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他扮演的小生多为有才华的书生,但其念白却很口语化。比如冷于冰发现了严嵩的罪行,不愿为他偷改奏章,严嵩大怒说:“幕宾好比妾小,胆敢不从!”冷于冰答道:“什么?妾小?你是个什么东西?"再如冷于冰骂罗隆文:“你不过是寄生在他身上的一个小跳蚤罢了……”念起来劲头十足,听起来字字清晰有力。

他演这一类型的人物并不一味表现文雅潇洒的方面,当慷慨陈词、痛斥奸佞时,甚至卷袖子,拍桌,奋臂高呼等等动作都会出现,说来似已越出小生表演的格局,周老却是从表现人物出发,不受一种死板的格局所限制。一句话,以戏和人物为准,怎么合适怎么演,这就是他的创作原则。

周信芳饰韩信 刘韵芳饰漂母

【反西皮二六】

我的名叫韩信淮阴年少

父早亡母又故珠泪嚎啕

幼读书壮学剑兵书了了

空有才无有运难把名标

去学吏要贿赂缺少钱钞

因此上无事业埋没英豪

世态炎凉哪有管鲍

漂母问我发一发牢骚

亲戚见我回身跑

好朋友见我远远逃

因此上怀阴来垂钓

饥一顿饱一顿忍饥挨饿

暂候时光把岁月熬

【二黄原板】

自幼儿父亡早母又丧命

九里山选墓道葬埋儿娘亲

徒四壁只一剑无人指引

无银钱难为吏又难经营

众宾朋他见我俱都逃奔

无奈何执钓竿来在河滨

蒙漂母恩德仁慈

种种使韩信恭敬

多蒙你赠饭吃

又赠银命我去投军

但愿得此一番若有寸进

刻骨铭心死不忘恩

【散板】

含悲忍泪奔阳关

漂母恩德记在心不敢说报恩

唱词参考

周老的老生戏最为人注目,评论它、研究它的人很多。解放以来唯独他的小生戏少有人加以研究。其实,“麒派小生”有很多可贵之处值得我们大力继承。今后,希望表演家们能在这方面引起充分的注意,发扬“麒派小生”的艺术精华。今年是周老演剧生活六一周年纪念,我,作为在他的培养下提高起来的后辈,在这纪念他艺术成就的节日里,心情倍加兴奋;拉杂地写成这篇琐碎的回忆,聊表敬意吧。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七日于福建省京剧团

(原载《戏剧报》1961年23、24期)

京剧三鼎甲2022年总目录

推荐内容